食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贡献,可以说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每年都会有很多勇于研发、创新的企业,为了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及满足市场需求,研发、引进新产品或者探索食品添加剂新用途。对于这些新产品以及新用途的老产品,都可以依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进行申报,从而实现产品的合规化。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成功申报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申报受理、技术评审、征求意见、正式公告等四个环节。2021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受理申报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61种;通过技术评审并征求意见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49种;正式获得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30种,详情如下。
1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受理情况
2021年国家卫健委共受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61种(详情见图1),其中植物炭黑、三氯蔗糖均受理了三次,还有乙酰磺胺酸钾(又名安赛蜜)、乳糖酶、辣椒红等均受理两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热度。另外,受理的6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中,酶类16种,占比26%,说明了生物制剂在食品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图1 2021年受理的品种名单及次数
2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公开征求意见情况
2021年,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共发布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6次,涉及49种产品(详情见图2)。这些征求意见的产品中,包括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21种、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3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1种、食品用香料新品种1种、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23种(其中含食品添加剂18种、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4种、营养强化剂1种)。基于以上数据可知,通过技术评审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主要集中在酶制剂以及扩项的食品添加剂,这可能得益于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
另外,在2月18日、4月12日以及5月28日公开征求意见的4-α-糖基转移酶、α-淀粉酶、蛋白酶、非洲竹芋提取物、辣椒红等品种均已正式获批。

图2 2021年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公开征求意见情况
3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批准情况
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2021年第2号、2021年第5号、2021年第6号、2021年第9号公告共批准30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包括17种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占比56.8%)、1种食品用香料新品种以及12种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其中2种是加工助剂、1种是营养强化剂),详情如下。
分类 |
序号 |
中文名称 |
来源(仅酶制剂类) |
供体(仅酶制剂类) |
批准公告 |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 |
1 |
α-淀粉酶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嗜纤维菌 Cytophaga sp. |
卫健委2021年 第2号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2 |
蛋白酶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水生栖热菌 Thermus Aquaticus |
卫健委2021年 第2号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3 |
乳糖酶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两歧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
卫健委2021年 第2号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4 |
蛋白酶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解淀粉芽孢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
卫健委2021年 第5号关于β-1,3/α-1,3-葡聚糖等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5 |
磷酸肌醇磷脂酶C |
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
从土壤中分离的编码磷酸肌醇磷脂酶C基因的微生物 |
卫健委2021年 第5号关于β-1,3/α-1,3-葡聚糖等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6 |
α-淀粉酶 |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
微小根毛霉 Rhizomucor pusillus |
卫健委2021年 第6号关于4-α-糖基转移酶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7 |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
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
塔宾曲霉 Aspergillus tubingensis |
卫健委2021年 第6号关于4-α-糖基转移酶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8 |
果胶酯酶 |
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
塔宾曲霉 Aspergillus tubingensis |
卫健委2021年 第6号关于4-α-糖基转移酶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9 |
磷酸肌醇磷脂酶C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 |
卫健委2021年 第6号关于4-α-糖基转移酶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0 |
磷脂酶C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
卫健委2021年 第6号关于4-α-糖基转移酶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1 |
木聚糖酶 |
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
柔曲高温多孢菌 Thermopolyspora flexuosa |
卫健委2021年 第6号关于4-α-糖基转移酶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2 |
葡糖淀粉酶 |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
密粘褶菌 Gloeophyllum trabeum |
卫健委2021年 第6号关于4-α-糖基转移酶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3 |
脂肪酶 |
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
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
卫健委2021年 第6号关于4-α-糖基转移酶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4 |
蛋白酶 |
热解蛋白无氧芽孢杆菌 Anoxybacillus caldiproteolyticus |
/ |
卫健委2021年 第9号 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5 |
谷氨酰胺酶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卫健委2021年 第9号 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6 |
木聚糖酶 |
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
黑曲霉塔宾变种 Aspergillus niger var. tubingensis |
卫健委2021年 第9号 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7 |
4-α-糖基转移酶 |
苍白空气芽孢杆菌 Aeribacillus pallidus |
/ |
卫健委2021年 第9号 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
1 |
非洲竹芋提取物 |
/ |
/ |
卫健委2021年 第9号 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 |
1 |
二氧化硅 |
抗结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2号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2 |
番茄红 |
着色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2号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3 |
可得然胶 |
增稠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2号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4 |
罗望子多糖胶 |
增稠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2号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5 |
丁烷 |
加工助剂(推进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2号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6 |
磷酸(湿法) |
加工助剂(精炼脱胶、发酵用营养物质) |
/ |
卫健委2021年 第2号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7 |
爱德万甜 |
甜味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9号 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8 |
可得然胶 |
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9号 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9 |
辣椒红 |
着色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9号 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0 |
辣椒油树脂 |
增味剂、着色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9号 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1 |
蔗糖脂肪酸酯 |
乳化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9号 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
12 |
6S-5-甲基四氢叶酸钙 |
营养强化剂 |
/ |
卫健委2021年 第2号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
4
历年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受理及获批情况统计
4.1 历年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受理情况

图3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历年受理情况
4.2 历年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批准情况
据统计,2015年至2021年共有216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获批,其中以全新品种获批的有84种(占比39%)(包括38种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27种香料新品种、11种一般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以及8种营养强化剂新品种),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获批的有132种(占比61%)(其中含有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17种、营养强化剂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主要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形式获批。

5
总结
在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批准方面,2021年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数量与2020年一致,主要批准的新品种都是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但2021年审批通过的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比2020年略有增加(增加了3种)。2021年批准的酶制剂新品种中有14种涉及了转基因技术,且在2021年国家卫健委开放了其他转基因食品添加剂申报受理通道,即涉及转基因的其他食品添加剂也可以进行申报,不再仅限于酶制剂,这无疑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利好消息,生物技术在食品方面的应用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