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食叶草新食品原料、蛋白酶等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N,N-二甲基-N-2-丙烯基-2-丙烯-1-氯化胺(1:1)与2-丙烯酰胺脱羧基盐酸盐的共聚物等5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
特此公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1年10月13日
新食品原料食叶草
中文名称 | 食叶草 |
拉丁名称 |
Rumexpatientia L. ×Rumextianshanicus A. Los |
基本信息 |
种属:蓼科、酸模属
食用部位:茎和叶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1.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2.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叶菜类蔬菜的规定执行。 |
附件2
蛋白酶等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一、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
序号 |
酶 |
来源 |
供体 |
1 |
蛋白酶
Protease |
热解蛋白无氧芽孢杆菌
Anoxybacillus caldiproteolyticus |
— |
2 |
谷氨酰胺酶
Glutaminase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3 |
木聚糖酶
Xylanase |
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
黑曲霉塔宾变种
Aspergillus niger var. tubingensis |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的质量规格要求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的规定。
二、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一)非洲竹芋提取物用量及使用范围
食品分类号 |
食品名称 |
最大使用量 |
备注 |
— |
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各类食品(GB 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
质量规格要求
1 范围
本质量规格要求适用于通过水提取法从非洲竹芋(Thaumatococcus daniellii)成熟果实假种皮中分离获得的,由一系列相关索马甜蛋白构成,并需进一步经过添加食用盐进行稳定,用麦芽糊精进行负载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非洲竹芋提取物。
2 技术要求
2.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
要求 |
检验方法 |
色泽 |
浅灰色 |
将试样置于一洁净白纸上,用目测法观察 |
状态 |
粉末 | |
香气 |
淡淡的清香味 |
GB/T 14454.2 |
2.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检验方法 |
索马甜蛋白含量,w/% |
45-55 |
GB 5009.5 |
水分,w/% ≤ |
6 |
GB 5009.3-2016 直接干燥法 |
灰分,w/% ≤ |
35 |
GB 5009.4-2016 第一法 |
碳水化合物,w/% |
13-17 |
附录A中A.3 |
重金属(以Pb计)/(mg/kg) ≤ |
10.0 |
GB 5009.74 |
总砷(以As计)/(mg/kg) ≤ |
3.0 |
GB 5009.76或GB 5009.11 |
2.3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项目 |
指标 |
检验方法 | |
菌落总数/(CFU/g) |
≤ |
1000 |
GB 4789.2 |
大肠菌群/(MPN/g) |
< |
3.0 |
GB 4789.3 |
相关报道:解读《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1年第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