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记者杨华平)余姚是有名的外贸大市,仅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就有2650多家。去年全市自营进出口达到943亿元,其中自营出口近600亿元,无论总量还是增幅都名列宁波市的前三位,外贸在余姚经济中的地位也可想而知。但是发端于去年岁末今年年初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截止到4月26日16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超过280万人,死亡病例超过19万例,亚洲、欧洲、美洲相继成为重灾区,工厂停工、商店停业、学校停课,世界经济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外贸大市的余姚首当其冲,“这是我从事这一行业将近20年来碰到的最难的一次。”一位“老外贸”这样评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
背景
实际上,去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发展机构已经多次下调今明两年世界各国的增长预期。也就是说,在疫情暴发前全球经济已陷入疲弱态势,贸易壁垒的增加和长期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融资环境收紧、经济动力受限制,投资趋弱等风险都被认为是经济下行的触发因素,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就已经走软。疫情带来的隔离或封城措施,对已经在下滑通道的经济而言更是雪上加霜。高盛经济学家哈哲思甚至预测此次全球经的衰退程度将比上世纪80年代初和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衰退都更加剧烈,今年上半年经济收缩的速度和降幅将十分惊人。而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反应已经足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一个季度就让我们见证了美国股市四次熔断;4月20日,又让我们见证了历史上第一次美国原油期货价格跌入负值——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它的价格跌破地板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对经济的担忧。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出口国,所以疫情在影响全球经济的同时,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很大。今年头两个月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7.2%,3月份我国开始复产复工以后,除了口罩、防护服、测试盒、呼吸机等防疫必要物资,许多外贸企业的出口订单被取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出口33363亿元,下降11.4%。
余姚出口企业面对的是同样严峻的形势。目前,有疫情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75%的国家和地区跟我市有经贸往来,其中欧美等疫情严重的国家占了近60%经贸体量。
影响
“疫情刚开始时,国外客户追着我们要货。而到现在很多国外订单延迟或取消了。”
“这场战疫,国内市场打上半场,国外市场打下半场,我们外贸企业打全场。”
随着新冠肺炎在全世界的蔓延、扩展,市场传导过来的消息让一些外贸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忧心忡忡。而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流金流紧张。
“由于封港封码头和封物流,出港商品到达目的地国后无人接货,更无法送达企业和商场。”
“国内疫情控制快,我们抓紧复工复产,不惜一切代价加班加点抢单赶工期,结果国外疫情爆发,订单被取消或延迟,大量产品积压爆仓。货出不去钱进不来,资金就这样被占用了。”
“按常规,我们企业通常会在春节前囤积一些产品原材料以备春节前后正常生产需要,这也需要占用一笔不小的资金。”
“疫情出来后,一些材料价格有明显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为了抢单赶进度又增加了劳动力成本支出,本来我们的产品也有10个点左右的利润,现在变成微利甚至要亏本经营了。”
这些出自外贸企业主口中的话透露出沉重的无奈。一位服装企业主告诉记者,公司去年底接到北欧的订单,为了完成进度,特意贷款300万元用于该项目,复工复产后也是日夜加班赶工期,结果等到服装交货时,北欧疫情严重,客户无法接货,从目前看,疫情何时能结束还不好下定论,一旦季节一过,这单生意极有可能打水漂。
除了现金流紧张,订单急骤下降也是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好多企业订单只能维持到这个月底,部分企业第二季度的订单呈逐月下降的趋势,有的生产时间只能排到5月份。
没有订单意味着企业要么关闭要么熬时间等待形势明朗,但无论怎样,对企业主来说都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关闭企业意味着放弃,暂时歇业则意味着要面临熟炼工流失、劳资纠纷等的风险,有的企业开始根据已有订单放缓生产节奏,采用一周内做四休三的方式来维护员工队伍的稳定。
我市出口商品中小家电是主力,经过多年的生产,余姚形成了从塑料原料、模具开发到五金加工等比较完整的小家电生产产业链,外贸关联企业完整,一旦外贸出口企业出现大范围倒闭,很容易形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危及该产业的相关配套企业,对整个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记者从中国塑料城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塑料的交易量萎缩明显。一位经营户告诉记者:“春节前好多公司像我这样进了货,但现在被压死了,有实力的公司逢低补仓以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没有资金的公司只能等待市场的睛天能够早点到来。”
华伦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何丽经历过1998年金融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13年的非典冲击,她把自已的公司做到了余姚外贸企业前三名的位次,年销售曾达到25亿元。谈到这次新冠肺炎对外贸的影响时用了“没了脾气”四个字。她发往非洲的几十个集装箱在路上漂了60多天至今还停在西班牙的港口,而以往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则是25天。“没有邮件,不谈生意,只有沉默。”疫情导致的停航、封港、封城等举措使外贸活动失去了活力。即便有业务,一些中小企业也不敢贸然下单,“万一投入大量资金进入生产后不幸被取消,或者产品无法到达对方客户手中,这样的损失谁承担得起?”一位企业主的话说出了好多生产厂家的尴尬心声。
破题
形势之严峻超乎想象,出口企业各显神通展开了求生存、求发展的新的征程。一些企业开始瞄准疫情低风险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抢订单,一些企业则转身做起了内销。2019年中国零售市场总额超过40万亿元,消费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全球人口最多的消费市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迸发着海量而多元的需求。“只要我们的产品适销对路,凭着做外贸产品的质量优势,我们不愁在国内市场找到知音。”一位企业主说。
专业生产油炸锅、煎烤器、空气炸锅等产品的宁波比依电器原来是专做国外市场的,去年成立了内销部,通过电商和线下渠道进行销售,实行内外销并举战略,今年一季度尽管由于疫情期物流不畅,产品配送受影响,国内销售额还是大幅上扬,达到2200多万元,超过了去年全年内销的三分之二。生产户外家居用品的一象吹塑原来的内销比重不到10%,今年内销比重超过了30%,按照计划,今年内销要完成1亿元左右的营业额。
而致力于做名配角的佳音公司主要设计、开发及制造电磁阀、电磁泵、数控喷泉和智能家电等产品,去年近3亿元的销售中30%的产品出口跟飞利浦、西门子等公司合作,70%的内销产品中也有20%左右的产品为出口企业做配套,疫情也波及企业一季度的生产,但该公司负责人鲁定尧对记者表示,疫情影响虽然明显,毕竟一季度“少了一个月的生产时间”,但不至于伤筋动骨。“在这个非常时期,公司推行了四年的以股东+合伙人为核心的企业事业部制内部运营管理机制开始发挥了作用,大家全员营销,通过大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深挖客户需求,加大新品研发力度,拓展了医疗、家用消毒器材等配套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通过降低零件和成品库存、加强内部人员调配和控制成本等手段来来应对疫情影响。总的来说,这次疫情不会改变我们对公司中长期的规划设计。”鲁定尧信心满满地说。
还有一些企业则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来迎合市场求突破。德昌电机是一家致力于电机和家用吸尘器研发生产的企业,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由于产品结构单一,市场集中度高,腾挪空间有限,为此,该公司重新投入1亿多元开发汽车转向助力器,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开拓市场空间,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总体来看,这次外贸承压并非世界经贸内部出了问题,如需求严重不足、杠杆率过高等,与以往金融或经济危机不同的是这次是由于席卷全球的一次意外的超级疫情外部冲击造成的,如果外贸出口企业在生产国与产品接收使用企业国之间有一整套属于自已可控的闭环运作体系,那么,一般出口企业单一而脆弱的点对点产供链条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得到规避。大叶园林设备公司就是这样一家把握了优势的企业。该企业从事割草机、打草机、割灌机、其他动力机械及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客户基本集中在这次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但是,该公司今年一季度的销售不降反升,实现销售额4.85亿元,逆势增长26%。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该公司及时转换了营销模式,在国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营销网络和运营体系,当国与国外贸因疫情摁下暂停键的时候,公司建立在对方当事国的营销网络和运营体系成了当地活跃的因素,即使远在万水千山之外仍是企业跳动的脉搏。
“诚信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创新是我们的灵魂”,这是裕瑞公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出口生产企业裕瑞公司开启了营销的创新之路,公司开始瞄准国内市场进行网络营销,希望通过云招商引来客户和订单。“做配套的企业转型相对方便些,但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大,做贴牌生产成品的企业要转型做内销难度非常大,涉及到产品品牌,市场准入,质量标准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但大家都在努力求生存求发展。”市商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姚核军说。
助力
面对国际大范围的疫情冲击,外贸出口企业并不是“孤身奋战”,他们的背后站着一大帮人在鼓劲助力。从媒体中可以发现,市委书记奚明和市长潘银浩在企业复工后频频走访企业,开展“四送一增强”活动,面对面、点对点了解生产情况,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现场办公破解发展难题。从前期促开工、破壁垒,到保供应、拓市场,精准施策,推动相关部门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搭建服务平台,主动对接企业,及时了解诉求,尽全力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在困难时期积极发挥“有为”政府作用。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血液。3月底,宁波发布了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新一轮稳外贸政策包含融资、信保、通关、法律等10方面举措,且针对当前外贸实际困难。如资金方面,重点将发挥财政和金融联动作用,甬贸贷将覆盖到规模1亿美元以下企业,降低对外贸企业融资准入门槛,适当提高信贷不良容忍率,为外贸企业及时输血提能;防风险方面,将扩大出口前保险覆盖面,放宽受理条件,完善产品配套,降低投保成本,帮助企业分担海外买方取消订单造成的损失;新业态方面,将重点对跨境电商自建海外仓、外综服务平台服务的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拓市场方面,鼓励外贸企业入驻数字展贸平台、自建网上营销平台开展数字化营销,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服务方面,将在港口作业费用、出口退税和收结汇以及法律援助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优惠或优化。宁波出台稳外贸“新十条”后,市里加快细化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了余姚的支持外贸企业渡难关的实施细则,尽快把政策兑现到所涉企业。
4月初,市商务局及时下发了2019年度促外贸稳增长专项资金。然后,在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召开政企、银企对接会和政策宣讲专场活动,帮助企业炼内功、促转型。
金融机构联手出招扶企业。银行业加大了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放量“输血”实体经济。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贷款87.72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新增89.81亿元贷款额。其中全市民营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贷款增势明显。同时,调整、完善担保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提高企业融资机会。银行及金融超市、保险等部门或出台政策对4-6月份外贸制造业的新增贷款(保费)实行风险补偿(补贴),或加快理赔速度以尽快让赔付款到达企业手中。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信保余慈办事处至今已向我市13家外贸企业支付了赔偿款1243万元。
事实上,针对外贸企业的战“疫”,市里从一开始就在打一场有准备的仗。“无论是从市里还是到各部门,总的思路是在全面摸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系列政策组合拳,服务企业战疫情、稳订单、拓市场,助力企业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增强企业信心,政企凝心聚力共度时艰,尽最大努力稳住我市外贸基本盘。”姚核军说。
记者手记
凝心聚力克时艰
在我市经济总量中占比较重的出口加工企业在这次世界性的疫情中能否挺住是好多人关心的问题。我们乐观地看到相关企业各显神通,政府各部门联手帮扶,想尽办法共克时艰,努力求生存、求发展。有的加速产品内销,有的改变产品结构,有的云上招商,有的完善营销网络……
求生存、求发展需要坚定的信心。自古以来,商潮市涌,物逐人流。信心是市场的活力之源,是经济的精神支点,也是现代经济的本质特征。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一些企业主被现金流所扰为订单所困,但不绝望不悲观,他们不是简单地躺倒,而是迎难而上,危中寻机,心怀“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成为这次史无前例的世界性灾难面前另一拔可与医护人员媲美的逆行者。
求生存、求发展还要有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敢精神。勇敢是一种创造精神,面对未来和希望,一个勇敢者应该毫不退缩地去开拓。市场转换是开拓,企业转型升级是开拓,另起炉灶也是一种开拓。勇敢更是一种牺牲精神,唯有义无反顾,才能勇往直前。在这次战“疫”中,必定有牺牲者,但市场的胜利者肯定不是该断不断、该变不变者。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狭路相逢中,勇者胜。
企业家、创业者的求生存、求发展需要全社会的鼓劲和帮扶。政府各相关部门已出台政策精准帮扶,贷款利率有优惠、信保理赔加速、优化办税服务、创新平台建设……这些措施既解企业资金之“渴”,又暖寒流中的企业家创业者之心,是切中企业所需的实招。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无论是台上的还是台下的,都奉献了智慧和力量,我们的外贸出口企业在全市各界的关心下必定能战胜疫情,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